姜子牙治国,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针,在齐国数百年的发展史上,代代相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太公已去世3000余年了,人民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丰功伟绩,以朴实的感情编造出他的很多神话故事歌颂他。说他曾在昆仑山学道,后奉师命下山助周灭商,灭商之后又奉师命发榜封神。这在《太平御览》和《封神记》等书上逐步把他神化了。到了明代许仲琳为崇敬太公无法形容时便以神面化之编着了一部《封神演义》,把他说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了,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为驱邪扶正的偶像了。这些虽然超出了历史的真实,但却反映出姜子牙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人物铜雕的主要雕刻工序:构思、选料、打荒、造型、刀工、点压、打磨、作旧。人物铜雕技艺中,可以跟据现有的铜料造型、大小因材施艺,在整个雕刻过程中始终以这种清醒的创作理念雕刻加工。在点压过程中,按照古式制法进行打磨,其点压分大中小荔枝圆点磨,主要在于不留新式刻刀痕迹。再以粗细砂布依次打磨后,加以作旧处理。铜材雕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铜器时代中期。从那时候起,铜雕便一直沿传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中,铜雕艺术的创作也不断地更新进步。不同时期,铜雕在类型和样式风格上都有很大变迁;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审美追赶求,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都在制约着铜雕创作的发展演变。铜雕的历史是艺术的历史,也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更是形象生动而又实在的人类历史。
铜雕是在传统铜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雕塑种类,因其特有的明亮、活泼、不易污染、与现代都市生活相符等特点,已经被大众接受。生活中我们到处可以见到铜雕:社区、学校、咖啡馆、酒店、餐厅等,铜雕的整体光感很强,给整个环境起了很大的烘托作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代艺术大潮风起云涌,传统的艺术观念不断被否定,新材料、新工艺、新观念层出不穷。在这种背景下,铜雕把金属理解成为一种独立的材质,一种完全不同于泥塑的雕塑造型语言,运用切割、焊接等新工艺手段直接进行创作。这完全改变了传统雕塑的创作原则,启迪了人们的思维,使艺术家创造出更加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