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门墩是在中国老式住宅四合院中,用来支撑正门或中门的门框、门槛和门扇的石头。枕石的门内部分是承托大门的,门外部分往往雕以鸟兽花饰,又叫抱鼓石。抱鼓石也有方、圆两种造型。石雕门礅的雕刻颇为讲究,选材考究,工艺精湛,雕刻物栩栩如生。圆石鼓的两侧图案以转角莲最为常见,讲究的可以做成其它图案,如:麒麟卧松、犀牛望月、蝶入兰山,也有的做成五世同居(五个狮子)图案。圆鼓上面一般为兽形,上面有站狮、蹲狮或卧狮(俗称狮子狗),方鼓子也多雕饰。它是四合院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种精美的石刻工艺品。关于石雕门墩最早出现的时间,目前还无法作出确切的回答。门枕石早在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四合院形成的早期就开始使用了。或许从那时起,经过逐步演化,才成了现在见到的石雕门墩了吧。
景观石雕给人类带来的精神享受 现代化的生活,人们已经不再单纯的追求物质上的生活要求,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提高了档次。在公园中,通过一座园林景观石雕的设计,和周围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给人一种新的亮点,让人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达到精神享受的目的。现在的园林雕塑作品在各个园林景点几乎随处可见。石雕工艺品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让人们不再单单的去面对寂静的大自然。景观石雕成为景观空间中的文化与艺术的重要载体,装饰美化城市环境,形成视觉焦点,与周围的环境空间、建筑空间形成视觉长,在空间中变化轮廓、切割空间,在空间中起凝缩作用。 景观石雕是整体环境中的艺术作品。雕塑放置的周围,有相应的景观建筑因素、历史文化风俗因素、人群车流因素,也有无形的声、光、温度等因素,这一切构成了环境因素。
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具有精神愉悦的城市生活与完善优美的城市环境景观,已成为城市中的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的一种评价标准。在城市公共环境当中,城市石雕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艺术形式介入到城市空间,就不再是作为独立的对象存在,而更多的被赋予了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意义,它需要与与周围环境相互依赖、协调发展,实现人与城市环境之间情感的沟通,这就是城市雕塑的情境性。城市石雕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品质、传达大众情感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展现城市整体风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创造潜在经济价值等方面, 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如何在公众一雕塑一环境的情境关系中建构审美文化场景,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