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全称中国工农红军。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指1946年以前的苏联军队。在各种体育比赛和娱乐游戏中对有红色标志的参赛队的简称。大纲规定:“建立红军已成为目前的要务,不一定要等到一省或一国暴动成功,只要能建立一割据区域,便应当开始建立红军的工作。在割据区域所建立的红军,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红军中政治工作,必须特别注意”。“红军应由苏维埃派政治委员监督军官,并负责进行政治工作。政治委员应即为党代表”。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同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
铜雕人物是一种艺术品,也是一种构景之法。园林之中,唯有山水才是观赏的重中之重。在园林中,表现的是它的自然美,绿树花草的生长,假山的屹立,水流的绘声绘色,一次机构向展示出园林的自然风景,接近自然,感受自然,亲近自然。让自然风光美化园林之景。这种艺术的展现也是自古以来的表现风格。铜雕人物还有一定的人文性,铜雕人物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因此铜雕人物的文化内涵还具有深厚的人文性。不同的,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自己特有的经济体制,更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因此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自然诞生的人物铜雕就不同了。
城市铜雕,他是几年来,世界上很流行的公共艺术,城市铜雕对于城市有着不同的侧重,但又相通的含义。城市铜雕,主要设置在城市中或者是广场中。它可以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和欣赏性等。城市铜雕的历史性,城市铜雕正如我们史书上的插图,记载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和文明。历史上不同年代的铜雕都记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条件,状况与精神追求,看不同时代的铜雕就像读不同年代的教科书,每个时代都给人以不同的思考和借鉴城市铜雕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一些城市的城市铜雕可以起到永久性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