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 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石雕人物是造型艺术的一种,用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石雕人物在我国具有悠长的前史,且并不因年代和社会及的更迭而中止。我国春秋战国石雕人物开始呈现,继商、西周今后进一步昌盛与开展。石雕人物在西方前史也很悠长。中国古代绘画一样,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与中国古代人物石雕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 、庄严、壮丽、肃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尚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绘画和雕塑都有意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内在美和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
城市公园艺术的作用是越发重要的,人们普遍希望得到一种返璞归真的享受,因此更注重公园艺术的美感。所以在进行石雕创作的时候,无论是在布局上还是在建造目的上都是为了体现公园艺术的美感,对人们的心灵产生一种美的冲击。公园石雕不管是在造型上还是在其摆放的位置上,无异不是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艺术风格。另外,公园雕塑也是从艺术的范围上对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产生影响,缓解由于过快的生活节奏和压力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的负担。经常在体现大自然美丽和人文美感的公园去走走,能够使人心情舒畅,重新焕发对生活的激情和动力。而且,公园艺术也是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另一种保护。公园雕塑可以分为念性雕塑。这样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或事件。还有主题性雕塑,这种雕塑是为了表现一定的主题内容。还有装饰性雕塑,这样的题材是很广泛的,比如人物、动物、植物、器物都可作为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