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5年入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约翰·杜威、攻读教育学博士。 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在上海先后创办"山海工学团""报童工学团""晨更工学团""流浪儿工学团"等。 1933年,他与厉麟似、杨亮功等来自政学两界的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学会。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石雕人物雕塑的特点是丰富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可以雕塑武士、侍从、舞人不同社会地位的形象石雕人物,这样也就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雕塑的手法也在进步着。形象写实,生动活泼。石雕人物雕塑就是以各种石雕人物为造型的雕刻艺术,用各种可塑或者创造具有可以看的艺术石雕人物形象。这样就可以反映社会的生活,还能表达艺术家们的审美感受,审美理想的艺术。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欣赏水平开始艺术方向发展。在广泛的雕塑作品里,石雕人物很受人们青睐。
谈到城市的雕塑,我们最想想到的就是广场上的雕塑,广场是城市人们公共活动最重要的地方。广场雕塑就成为城市雕塑里最为醒目的雕塑了,因此,广场雕塑所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更高。广场雕塑不仅仅要满足广场整体环境的协调和美观,而且其作为城市雕塑的一部分又要反映城市文化的风貌。做到这两点是很不容易的。简单来说呢,城市广场雕塑就是要让人们接受,让人看的舒服。看着外观最好能体现其内在蕴含的精神象征。如:武汉首义广场上的《首义烽火》,简简单单纪念辛亥革命。其次,雕塑要与广场的整体布置达到协调一致,如果不协调,也不会有美的感受。要达到与周围环境的一致,那就要在艺术表现和设计上多琢磨琢磨。在广场雕塑中,不知我们有没有发现,许多雕塑都是以伟人的形象打造的,尤其是我国的建国伟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雕塑的建造要符合普世价值观才能够得到认同,受到大家的好评。这一点在中国尤其的重要,因文化水平不一,欣赏水平也不一,所以广场雕塑所选的题材最好是大多数为人熟知的。要建设一项为公共都认可的雕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