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男,汉族,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阳,世称"李耳"、"李聃"或"老聃",是李姓、老姓的先祖。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陈州)人,另一说为:山东曲阜人。生卒年月,失载。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曾长期在洛阳工作,担任周朝守藏史,以博学而闻名,鲁国的孔子也要入周向他问礼。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关令尹喜请老子为其著《道德经》,后归隐于景室山。东汉时张道陵创立道教,尊老子为道教始祖,演变为"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文化名人,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大的著作之一。
铜雕古代人物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铜雕古代人物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了崇高、庄严、壮丽、典雅等风格,在艺术上则表现为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这些追求是难以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总有障碍,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欣赏也好,创作也好,都很难进入堂奥。中国古代有较少的雕塑艺术品,这是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人物雕塑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了传统,影响深远。现存的古代人物铜雕,实属凤毛麟角。也因为上述原因,中国古代人物雕塑装饰性突出,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反映了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
现在各种各样的人物雕塑出现在城市、景区、公园、园林、街道、校园、广场、公园等地,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一种象征。人物石雕主要以历史现代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雕刻而成的雕塑,它是人类的精神产物,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物雕塑具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当然它的特点就是要反映出时代的积极性,这些这是我们应该好好做到的。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会喜欢人物石雕的原因。人物石雕的历史是非常的久远,从很早以前就有关于它的记载了,不同时期的人们具有不同的认识观与价值观,而这些明显的表现就是在不同时期的人物雕塑上。在这些的石雕上面所体现出来的内涵都是不一样的,受到时代的局限性。人们赋予在人物雕塑上的情感与精神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这些细微的改变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生活的风貌与格调,所以说人物雕塑的变化就是历史变化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