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 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李四光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1952年9月,任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科教组组长。
石雕人物雕塑的特点是丰富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可以雕塑武士、侍从、舞人不同社会地位的形象石雕人物,这样也就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进步,雕塑的手法也在进步着。形象写实,生动活泼。石雕人物雕塑就是以各种石雕人物为造型的雕刻艺术,用各种可塑或者创造具有可以看的艺术石雕人物形象。这样就可以反映社会的生活,还能表达艺术家们的审美感受,审美理想的艺术。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欣赏水平开始艺术方向发展。在广泛的雕塑作品里,石雕人物很受人们青睐。
现在各种各样的人物雕塑出现在城市、校园、街道、广场、公园等地,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的一种象征。人物石雕主要以历史现代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雕刻而成的雕塑,它是人类的精神产物,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物雕塑具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当然它的特点就是要反映出时代的积极性,这些这是我们应该好好做到的。这也是人们为什么会喜欢人物石雕的原因。人物石雕的历史是非常的久远,从很早以前就有关于它的记载了,不同时期的人们具有不同的认识观与价值观,而这些明显的表现就是在不同时期的人物雕塑上。在这些的石雕上面所体现出来的内涵都是不一样的,受到时代的局限性。人们赋予在人物雕塑上的情感与精神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这些细微的改变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生活的风貌与格调,所以说人物雕塑的变化就是历史变化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