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佑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佑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石雕人物是一种艺术品,也是一种构景之法。园林之中,唯有山水才是观赏的重中之重。在园林中,表现的是它的自然美,绿树花草的生长,假山的屹立,水流的绘声绘色,一次机构向展示出园林的自然风景,接近自然,感受自然,亲近自然。让自然风光美化园林之景。这种艺术的展现也是自古以来的表现风格。石雕人物还有一定的人文性,石雕人物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因此石雕人物的文化内涵还具有深厚的人文性。不同的,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自己特有的经济体制,更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因此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自然诞生的人物石雕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