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灯是我国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种雕塑艺术品,它的种类繁多,有动物灯,像:狮子、老虎、猴子等,还有各种人物灯、花卉灯。要说起这石灯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黄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比较流行这种石灯了,当然这些只是人们的猜测,据实物考证,中国最早的成型灯具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是比较可靠的说法。不同的石灯有不同的寓意,有的象征着祥和安泰,富贵吉祥,有的则是权利的代表。这些石灯集功能性和观赏性于一身,白天不需要照明的时候它可以作为装饰品,很美观,等需要照明了,它又会发挥自身的作用。所以说石灯美观又使用,难怪在我国历史悠久,深受人们喜爱。
石灯主要流行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主要产地在甘肃东部、南部和宁夏固原。海原、隆德、彭阳等地,这都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关。石灯最开始的时候仅仅是祖先们用来照明的工具,其实用性较强,并不注重外表是否美观。史书中记载,灯具始见于传说中的皇帝时期,《周礼》中亦有专司取火照明的官职。西周时期的帝王、诸侯尚在使用炬和大烛等处于原始状态的灯具。就出土实物看来,最早的灯来自战国。在石灯中,既有猴灯、狮灯、羊灯等动物俑灯,也有造型多样的人俑灯和几何体灯、花卉纹灯等。他们或象征着某种权力,或代表吉祥和祥瑞,或谐音登侯。
石灯最早的雏形是中国供佛时点的灯,也是供灯的形式,在中国的山西太原的龙子寺中的磨崖佛前有唐朝以前的高大灯笼,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例子。石灯已广为流传,一些寺院造型精美的石灯被作为样本模仿雕刻以至形成了石灯的各种形式,随着石灯用途的改变,石灯的形式也就更加多样化了,例如出现了三脚或四脚雪见灯笼,同时对竿和笠的部分也给与了新的设计,石灯的样式由模仿进入创新,石灯除了少量用于寺院神社以外,大多数的石灯是用于庭院、园林装饰使用的。
景观雕塑成为景观空间中的文化与艺术的重要载体,装饰美化城市环境,形成视觉焦点,与周围的环境空间、建筑空间形成视觉长,在空间中变化轮廓、切割空间,在空间中起凝缩作用。景观雕塑是整体环境中的艺术作品。雕塑放置的周围,有相应的景观建筑因素、历史文化风俗因素、人群车流因素,也有无形的声、光、温度等因素,这一切构成了环境因素。雕塑环境的人性化及景观雕塑的触觉空间。现代城市的生活节奏紧张,超尺度的高层建筑林立,使人分隔、独立,造成了视觉心理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城市景观的改造中,十分重视环境的人性化和亲切感。游乐雕塑可以调节人们的心理;园林雕塑也大都采用接近人地尺度,在空间中与人在同一水平上,可观赏、可触摸、游戏,增强了人的参与感。形式上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景观雕塑语言,形成了各种情趣,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精神要求和不同环境空间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