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 被后世尊为“药圣”。
李时珍的著作尚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传世;还有《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天傀论》《白花蛇传》等,皆佚。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
广场雕塑是一种大型的户外雕塑,主要摆放在公共场合,起到装饰、纪念等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场雕塑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雕塑的题材广泛,可以是人物雕塑、动物雕塑、抽象雕塑等。 广场雕塑的出现为枯燥乏味的城市生活带来生机,装饰了城市的同时,也装饰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在紧张的生活当中感受到一点放松。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的提高,广场雕塑不仅是一个装饰物了,往往还具有一定的象征和意义,代表了时代精神或者是传递了思想观念,在隐形当中影响人们的思想,传递思想精神。一个好的广场雕塑不仅仅是美观,更重要的是价值和意义,外,广场雕塑还要与周围的环境或者是广场环境相得益彰,相符合,这样摆放出来才会更加有意义,才会有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