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金蟾的造型很多。背负钱串,丰体肥硕,满身富贵自足,有吐宝发财,财源广进美好寓意,所以民间有俗语得铜金蟾者必大富也。放置此物于家居或商铺之中,定然财运亨通,大富大贵还可以避邪、招财。铜金蟾的摆放也是很有讲究的,自古以来就有用蟾宫折桂来比喻考取进士,传说月宫中有三条腿的铜金蟾,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而今天的玉蟾蜍作为一种装饰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不只有装饰作用。古语讲家有金蟾,财源绵绵。头朝门可以为您吸财,尾部压上钱,代表可以双倍的为您滚财。人们通常把蟾蜍叫金蟾。
动物的外形体态特征,大体是两个方面的典型。一是猛兽和善奔的以及大的兽畜大都是骨胳结构明显,肌腱发达,皮肉绷紧,有矫健、遒劲、强悍的状貌,是一种暴发力量的特征。雕刻时刀法要硬挺、干脆、有力,注意各部骨胳肌肉的明确性,做到“宁瘦不可肥”,宁可“筋骨毕露”,绝不能肌肤丰厚、皮革圆鼓。另一方面的典型是一些善兽、小兽以及毛被厚密的动物,如熊猫、松鼠、兔子之类,大都筋骨不露,肌肤丰厚,或毛被蓬密,有温顺柔媚可爱之状。雕刻就得刀法圆转、柔和,做到“宁肥不可瘦”。对这两方面的特征在刻划时宁可各向极端而切不可中和。其次皮肉绷紧、毛短而疏的动物,只将躯体雕光,一般不必再刻细毛,如马、雄狮只雕刻出马鬃、颈鬣和尾巴毛,其身躯应光滑无毛。柔圆厚毛的动物则均得用刀尖在全身刻毛,以示厚密蓬松,才能形似肖妙。
学校铜雕通过实体材料所构成的有感染力的造型以渐进、反复渗透的审美方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传播着文化信息对学挥着独特的美育功能。学生进入以铜雕为主体的环境空间后从对铜雕的外在形式和整体环境气氛的印象开始继而沿着由铜雕家通过作品和环境所暗示的导引方向,不断领略作品的内容和所展示的外形美。学生根据各种印象会对作品作出综合性的审美评价。特别是当他们的视线与铜雕所展示的佳角度契合时.往往会在刹那间引起他们深刻的心灵感应从而进入一种铜雕审美的佳境,并由此触发一系列审美的心理活动。这便是铜雕审美功能的信息传递方式。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好的铜雕作品、好的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更好的关于人生和审美的教育,这也是教育之本、教学之本。